Thursday, March 29, 2007

新手媽媽回憶 4 - Hajimematsude!


三月六日,是我媽媽的生日,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女兒的日子。

當日我下午請假,乘車到 Abby 的寄養家庭。老公有點遲到,我心亦開始急。到了門口,心中在說 "This is it!",竟要深呼吸才敢入門口。第一眼見她的感覺是:「真的如此細小!」她看來也有點緊張,可能不習慣突然這麼多人探訪。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就在混亂緊張中渡過。她好像對我們的 teddy 沒有多大的反應,有一點點失望。我有點不太知道如何與她相處,因為她是如此的陌生,卻將會是我親密的女兒!反而老公很自如的與她玩起來。這就是我們第一張全家福。

之後的兩天我亦請了半天假,去探 Abby,希望可以在接她回家之前讓她也跟我多點熟悉。寄養媽媽也很細心,亦不厭其煩的教了我很多在照顧 Abby 上的知識。女兒越看越覺得她可愛。但越相處我的心也越膽怯 -- 因為她已一歲多,所以很認人。她當時對於我這陌生人其實也還很抗拒。這份被拒絕的感覺,再加上怕自己不懂得照顧 BB 的恐懼,差點蓋過了「終於可以做媽媽」的喜悅。我自己在工作上其實也見得多這些場面,作為領養社工時,我當然可以安慰領養家長們:「孩子需要時間適應是很正常,慢慢來吧!」;但是,當自己是當局者時,卻不能把那份挫敗感及恐懼感揮去。真是對我的工作及服務對象多一層的體會呢!

Thursday, March 22, 2007

新手媽媽回憶 3 - 最後準備階段




除了第一時間選好名字外,我還去 shopping,想買一個公仔作為女兒的見面禮及我們買給她的第一個玩具。最終我買了一個 teddy bear,其實也是圓了自己小時很希望擁有一個 classic 的 teddy 的願望。在第一次見女兒之前,我拿起針線,在熊仔右腳綉上了女兒的名字 -- 因為女紅技術不靈光之故,只可綉上 "Abby" 而非全名 "Abigail"!哈哈!不過老公安慰說從中可看出媽媽對女兒的愛,也頗受落。這熊仔也在我們床上陪伴了我們兩晚,希望沾染了我們的氣味讓 Abby 對我們更熟悉。
朋友及弟兄姊妹的物資紛紛送來,連一些很久沒見的朋友也會在商場碰到並送上其物資。只記得接 Abby 回來前的那周未真的很忙呢!(其實我們已一早開始預備,為何最後關頭仍然這樣忙??) 那些物資/禮物都剛好合用,沒有所缺,天父就是這樣供應充足!大家都替我們興奮,他們對 Abby 的接納,很感動!
老公原來會在事前很緊張的人,而我則是在當時才會緊張,又是認識自己及對方的機會!

Wednesday, March 21, 2007

新手媽媽回憶 2 - 女兒的名字

確定接受這孩子後,還未見她已著手想她的名字了。英文名當然是一早想好 -- Abigail! 為方便自己及其他人叫她,平時會叫她做 Abby。Abigail 的意思是 "Father's Joy",很希望她成為天父的喜悅。至於中文名,我特別喜歡「悅」字,因有喜悅及被悅納的意思。本想叫女兒做「悅行」,希望她可以行在神所喜悅的道路中,並與我們一早想好的男仔名「力行」相配。可是,反而天父卻讓我想到另一個名字 -- 悅兒。天父讓我看到,我們並不是要把我們的寄望放在女兒身上,卻是根本女兒已經是天父所喜悅的孩兒 -- 不用去想她會有多聰明多乖巧。悅兒這名字,亦正正對應了 Abigail 的意思,真好!

我們亦為女兒起了一個 Middle Name -- Jackline,來記念她原來的中文名 -- 她親生父母所給她的名字。

想好名字後的主日,剛好 May 姐姐來我們教會帶領敬拜。她當中帶了一首歌,背景是說她跟蹤耶穌的過程中在印度一個孤兒院裡安慰一個孤兒時所唱的歌。我與老公聽又很感動,都說這正是我們「悅兒」的 Theme Song 呢!

~心肝寶貝~
耶穌愛你 衪真的很愛你
你的眼睛 你的耳朵 你的頭髮 衪都喜愛
(你的笑聲 你的喊聲 係呼吸聲 衪都喜愛)
在衪眼裡 你是一個特別的你
在衪眼裡 你是衪心肝寶貝

Tuesday, March 20, 2007

新手媽媽回憶 1 - The Call & The Decision

時空回到三月一日。

天父的安排總叫人意想不到。本來星期三沒接到社工的電話,已打定輸數,叫自己多等兩星期。誰不知星期四電話又會響起。一直有心理準備是兒子 (因為普遍其他領養父母都會選擇女兒;加上我們一早便想好兒子的名字),但結果配給我們的卻是女兒。填表時明明寫 1 個月至 1 歲,結果卻是社工問我們一歲兩個月會不會考慮。我最初希望 BB 可以與 Mother's Choice 有關係,但結果一點也沒有。女兒還有一種 virus 叫 CMV,所以社工叫我們慢慢考慮。

為何如此出人意表我們仍 say yes 呢?首先我要稍稍解釋 CMV 的狀況:CMV 這 virus 的知識,早在我開始做領養社工時已接觸到。我第一個被領養離港的 case,正正是有 CMV 的孩子。我的 case 之中一個我與老公特別有 connection 及感情的男孩,也有 CMV。因為 CMV 對其他人本沒有大害,卻會影響沒有抗體的孕婦肚中的胎兒,所以我亦在幾年前專程檢驗了自己有沒有抗體 (這抗體是終身免疫的)。雖然這 virus 不會對我有影響,卻對受感染的孩子可能會有腦部、視力或聽力發展的影響。看著女兒這一年來的醫療報告,一切都顯示正常的發展,只是身型由出世至現在都是超小型。

我們沒有多大疑惑,很快便認定了她是天父為我們預備的女兒,原因是:
1. 事實証明 CMV 對 BB 及我們都沒有多大的威脅。
2. 就算世事難料,沒有人可以說 CMV 對這孩子一定沒有影響,我們只會想到我們做父母的,必須調較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從來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的孩子長大一定聰明高大,做父母也不過是神所委派的管家,我們可不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卻是要按他們是什麼材料而加以引導模造。
3. 深信這孩子在此時此刻重回榜中 (之前因要等更新的健康報告而停了幾個月),亦剛好配了給我們,並不是偶然的事。
4. 她因為之前已在榜上已等待了五次,若這次我們 turn down 了,她很可能會 refer 到海外領養,有可能成為我們的 case。我心想假若真的如此安排的話,我可能原諒不了自己放棄了她。
5. 我們若不是因為工作上有接觸 CMV 的原故,相信也必像很多本地領養家長一樣,因為不認識這病而未能接受。我們回想,也覺得天父亦早早便安排了我們的心去接納。記得我與老公各自聽到女兒有 CMV 時,都不約而同想起了當年我們所鍾愛的男孩,我們深深感到天父的引領及安排。

以前所想的 (性別、年紀、與 Mother's Choice 的關係等等),忽然間不再重要,因為我們知道是天父所預備我們成為 Abby 的父母。甚至社工三番四次再問我們為何意向如此堅決 (她甚至說我們不難再配到年紀再細點的 BB),我們仍勇往直前,因為天父給我們的信心令我們認定了:是妳最重要!

Monday, March 19, 2007

I'm Back (Again) ^_^

我回來了!

結果電腦搶救無效,新手爸爸終於買了新機,結束了新手媽媽近兩星期的「與世隔絕」的生活!

版面也換上新的,因為我們的確進入了人生的新一頁,可以堪稱比結婚更甚的轉變。我也是第一次全時間在家不用上班,24小時負責照顧孩子。假若別人問我感受如何,我可以說是不大習慣,且初初有很大的累+挫敗感+無所適從,甚至有一刻覺得磋跎歲月之感。是關最初的一個星期,女兒經了這樣大的轉變及驚恐 (與寄養了她一年的家庭分離) 後,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差不多要24小時貼在我的身上,十足樹熊! ^_^ 還在適應各樣當媽咪的責任和差事的我,當然吃不消,身體上 (抱到手軟及手痛) 及精神上都非常疲乏低落。

但當中有一個信念支持著我 -- 每當我疲憊不堪時,我都會記起自己當初口口聲聲對神說:「我要做父母!」沒有人說做父母是只有滿足,沒有痛苦的。我向神求做父母,希望有如此資格得到這祝福之餘,當然也要照單全收當中的苦。既然神肯賜予機會,我亦在禱告求神加力幫助中渡過那翻天覆地的第一個星期。

蒙天父的恩典及保守,我們每一天都看到 Abby 慢慢的進步,從一分鐘也不能與我分離到現在有越來越多時候可以在我懷中义夠電後離開我去 explore 周圍的人和事及玩玩具,實在很令我們興奮!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摸熟她的脾性,越來越少因為我們沒法明白她的需要而令她大哭不止。有時,當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即時滿足她的要求時 (例如我真的要去洗手間,或我在吃飯時),我們也有多一點點的信心 (並忍心) 讓她哭一會,因為我們也感到她與我們已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及關係。

看著 Abby 每一點一滴的成長也很令我們興奮呢!她慢慢接受了我們所預備的食物,並越吃越多;她開始漸漸接納了我們放她在 high chair 吃飯及看著我們吃飯的 routine。她這幾天可以扶著梳化或玩具車拉自己站起來,令我們雀躍不已!

Tuesday, March 13, 2007

報告

新手媽媽現在與世隔絕,因為她家裏的電腦「又」壞掉了,新手爸爸現正努力拯救中。為免大家擔心,故委託了我這個豬事丁代媽媽刊登這篇文章,讓各方好友放心。

他們的女兒Abby已在11/3回到家中,現正在非常適應時期,所以,媽媽和爸爸非常忙碌,勿掛!待電腦修妥後,我相信媽媽可以釋放抑壓已久的文采和有10噸感受與大家分享,哈哈!

Posted for Agent S'connie by Mrs. Rabbit

Friday, March 02, 2007

It's Abigail!

事情鋒迴路轉。週三一直至週四早上,心中的納悶仍然持續。竟然,我的社工大概在十一時多致電,說有一位小妹妹 matched 了給我們,想我們考慮!我還記得當時我的心在怦怦的亂跳!我故作鎮定的聽她一口氣說給我的背景資料及身體狀況...

我知道這個 blog 有很多關心我們的朋友弟兄姊妹像追小說的看,所以雖然這幾天很忙,也要寫一點點公佈這大好消息,詳情容後再連載。我們的女兒現年一歲兩個月,下星期應該可以見見她。請繼續為我們禱告吧!

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Control... Control... Never in Control...

今天有一點點失落,因為萬眾期待的日子 -- 第一次配對會 -- 終於來到。今天一直留意著電話,最終也沒有從領養課打來的。所有同事其實比我更著急、更興奮。每一個電話響也報以期待的眼光。我反而比他們平靜得多,不是我沒有期望,卻是我害怕會失望,所以還是不要太興奮好了。說真的,又怎會沒有期望呢?等了這樣久才等到可以有機會參與配對會這一步。可能是越接近卻也越心急。同事說她自己當年接近臨盆時心也是如此的急;但我並不如她可以知道大概會在前後幾星期,而我們卻可能是幾個月後甚至更久。完全沒有把握,沒有可以預計到的時間其實是很煎熬的。

其實這感覺既陌生,卻又如此熟悉。陌生是自決定領養以來已沒有了每月一次的失落周期,但熟悉卻是這種完全不可以有任何把握,一定要聽天由命的無力感。乏力的我忽然很唏噓,回想兩年半以來,一直還是在掙扎著,一直都沒有任何把握。當然,我清楚知道並不是我要 in control,而是要信得過神 in control。但當無力感及被拖行的感受仍在襲擊我軟弱的心。何時才能除去這無力感呢?還是我這一生一世也會在不同的境況中也要考驗我的信心呢?我不知道。

剛才與友人打趣說:還好,現在的失落周期由原本的一個月縮短為兩周一次 (因為配對會兩周一次)!說實話,這些失落的強度比以前的心痛程度沒有那麼高,至少現在還仍感到有希望...

我當然明白神沒有現在給是因他認為另一個時間更合適 (他在工人來時的安排已清楚展示給我看),但弟兄姊妹,請繼續為我的軟弱的心去禱告吧!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原生家庭

有時當我看外婆外公及父母的溝通模式時,令我想起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我記得對「原生家庭」這概念的認識,是始於婚前輔導的 session。我亦明白自己也可能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傾向容易批評伴侶的不是。我也不時提醒自己要抗衡這種影響,因現在雖然對方並不介意,日子久了,說不定越來越越難容忍。當然,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有好的一面,最重要的還是了解自己原生家庭的習性,並嘗試改變不良的影響;相反,也要了解配偶的原生家庭的特性,對其處事方法便可有多一點的體諒與寬容。

現今社會婚前輔導的概念越來越普及,但仍有不少準夫婦覺得並沒有需要,靠自己「搞得掂」。我個人就很支持很相信婚前輔導,甚至婚後輔導,因為我深信,一段關係需要不斷施肥灌溉才可成長得更好。靠一己的力量並不一定時時都行得通。我深信,前人及輔導人員,甚至書本都可以讓我們去反省與配偶的關係,讓它歷久彌新。花在灌溉與配偶之間關係的時間是永不會白費的。

巧合

今晚與工人閒聊時,發覺原來她的家族中也有領養的親身經歷,真巧合!天父的安排很奇妙,真好!她正面的經驗,相信對我們家庭及將來的孩子也會有很好的影響。

作為領養社工,我當然很有興趣追問當中的內容吧!其中她說到:「被領養者沒有因自己被領養而其他親生兄弟姊妹沒有而感到不平,因為其領養父母對她很好」-- 很 reassuring 呢!

僱主繼續反省

反省因著友人的回應,今天繼續。

說真的,換轉當晚 potluck 的事情今晚發生,我的決定可能與當晚不同。原因是當時我們還在努力拿捏怎樣做僱主,怎樣要求工人做什麼東西,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我們還未有很清楚的答案。當中令我想起了在領養討論中,有一個concept叫 entitlement。做父母也需要覺得自己是 entitled 做這孩子的父母,有教養他/她的權利。可能一般人想也沒有想過做父母的怎麼會覺得自己沒有權利,因為大部份人都是孩子的親生父母,生得出他們自然有權管教他們。但當想到後父、後母、領養父母等等的處境,或許會明白他們為何未必一開始便感到自己有資格及權利做父母應該做或可以做的東西。Entitlement 這東西,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

我相信,我對做僱主這個新的角色,也需要時間慢慢適應。何時感到可以有權柄去指示工人做什麼,需要一些時間去經歷 trial & error;與工人建立足夠穩固的關係以致我可以有信心地吩咐拜託她做事,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到。正如我上司說,她最初也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如何把工作分配給下屬一樣。我知道慢慢的,我會越來越對這新角色感到自如。當然之後又要開始適應做父母的角色吧!但有著這個醒悟,相信可以接納自己的反應感受多一點。

工人的到來亦對我們的生活有所改變 -- 我們多了時間回家吃飯,少了在外逛街活動,更無形中早了點上床睡覺。原來天父的安排很有趣,雖然沒有大肚子去提醒我們要 slow down 及改變生活方式,但神卻一步步預備我們的生活規律去迎接 BB 的到來!

喜歡反省,因為正如老公所說:每一次反省也是成長的好機會!

Monday, February 26, 2007

作僱主的反省

這陣子因為要清假,所以多了時間在家,也有多點時間與工人相處。開始慢慢的習慣做僱主...

自從工人來到後,在不同的新年飯局裡都有不同的人本著他們的經驗 (good or bad) 去給他們對我們如何對待工人的一些勸告及意見。感覺上很多人對其工人都有很多防備之心,對他們的群體有很大的擔心。我們也當然明白就是當中有不少害群之馬「做壞個市」,讓很多人對工人都很有介心,沒有信任。所以才有僱主所定的規則如不准在市場買菜、星期日不放假閒日才放、工人不可與主人買同一個牌子的物品...等等,以防她們「打斧頭」,與同鄉太close而學其他人的tricks等等。

我們當中亦有很多反省,究竟我們要怎樣待我們的工人呢?要像他們所說要處處防備她偷錢要收起現金財物但又要設一些散銀局去試她的誠信嗎?要封鎖她建立人際網絡好讓她不容易受在港已久的工人的壞影響嗎?每一樣,我們都反復思考,但很快我們明白到,很多時,也不一定要盡聽別人言,只要過得自己就去做吧。例如,我們堅持要讓她星期日放假,因為這是神所定的安息日,所有基督徒都要到耶和華的殿去敬拜上帝,我們不想剝奪她的權利,亦真切希望她的靈命也可每天成長。

記得上星期有一天我與友人夫婦相約一起吃飯,每家 potluck 一些菜。當天我不太想他們來我家吃飯,因為當日早上工人實在非常早起 -- 五時半。因為我預期可能會較遲吃飯並較夜才吃完,我有點不忍心,希望她可以早點休息。亦因為她還是初來甫到,睡不著睡不好亦在所難免。過後我也在反省,是否對她太好了,太過體諒她可能有的需要了?她會否像友人所說之後可能不願意工作得夜一點?

與老公再反省再討論。最後的結論是,我們相信做一對懂得體諒工人的僱主是我們所希望做到的目標。我們希望看她如一個 teammate,我們看得見她所付出的努力,很多家務她也自動自覺的做了 (今天她說幫我們梳化吸了麈!);她的需要,我們也希望自己會留意到 (例如 set 一些時間與她閒談,晚飯後容許她與我們一起看看電視解解悶),因為我們希望建立的,是長遠有互信的關係。有什麼疑惑及心事,我們會直接提出,亦對她表示希望她也可以坦白,例如我們不只一次要求她若有什麼金錢的困難要向我們提出,而不要向外求。我們深信,真誠的溝通是最可以消除一切的不信任及猜疑。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神會保守我們的家庭,因為她也是信徒,我們知道神也會對她說話,讓她行在其喜悅的道路中。正因如此,我們更 treasure 每星期可以與工人有一起分享、讀經、祈禱的時間,讓她感受到我們對她的關心,也讓大家彼此可以在神的愛及團契中成長。願意神繼續帶領及提點我們作一對有愛有公義的基督徒僱主!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BB 的第一封利是




BB,你有利是逗呀!

今天繼續拜年。有一位社工同學去年結婚,今年第一年派利是,特別興奮。她一見到我便說,雖然我 BB 趕不到今年逗利是,但她已預留了兩封給他/她。好感動呀!這孩子尚未回家已有那麼多 aunties & uncles 惜,好幸福!感謝天父!

最好笑的是這同學竟然派得興起,連我也有得收。謝謝她的盛意拳拳!

BB,媽媽會幫你收好這封富有紀念價值的利是!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感動...

今天與舊公司的同事聚會,她們為我送上兩袋 BB 的禮物,都是玩具 -- 早前她們問我需要些什麼,我說其實弟兄姊妹已給了我很多 BB 用品,反而玩具還未有。今晚與老公一起拆禮物,原來當中每一個年歲的玩具都有 (3m+, 6m+, 9m+, 1yr+),顏色中性,並多元化 (有布做的書、發聲的、按鈕的、吹氣的),實在很周到。無論我的孩子是男是女,多大,也可照顧到。感謝她們對我的情。雖然與她們共事四年之久,畢竟也分開工作了四年半,但她們仍對我很好,很感恩!也令我想起很多以前一起抗戰的回憶呢!

今天的聚會,與兩個初生的 BB 見面,看到以前差不多年紀的同事都做了父母,很感慨 -- 並不是感慨他人可以生仔自己不能,卻是為著大家踏入了人生的另一階段而感到不同及特別。可能正確來說應該是感動多一點...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Pain, Hope, Loss and Acceptance

昨天在看一本有關領養的書,叫"The Whole Life Adoption Book"。內裡說到 "barriers of adjustment" 時,提出我們,包括領養父母及被領養者都要誠實面對其痛苦失去,而非藏起來,當以前的事沒有發生過一樣,騙自己這孩子是親生的,或騙自己孩子的生命是從領養那一刻才開始等等。當中有一段說話,很想與大家,特別是有相同經歷的朋友分享 -- 就是這種 Hope,我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痛,也可以無保留的將這痛展露人前。在我寫下的期間,我心已受到安慰,更有同路人一起行。最重要仍是有神一起行,他帶給我的,就是那種盼望。

"When we allow ourselves to experience pain, hope begins to enter. It reminds us of the loss, which always hurts. But the reminder of loss helps us clear a path through the pain to a new shore. When we get there, we will be different - so will our world. Hope helps brings us to acceptance. Never ignoring or erasing loss or pain, hope teaches us to respect and honor loss. It brings dignity to pain. It makes us strong, more authentic and more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whose losses mirror our own."

共勉之!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新年感言「豬」如此類

新年又是與一眾親友見面的日子,當然也有很多機會與他們討論我們領養的決定、原因、過程及進度。很感恩可以與更多的親友分享,亦有機會與某一些親人有更深入的討論。普遍得到的,都是正面的支持,甚至開始有期待與他/她見面的興奮!可能如老公所說的:我們領養已成事實,他們亦沒有必要反對。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已慢慢吸收並接受了我們的決定,更開始對這新成員有所期待。他們每一句接納及支持的說話,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說真的,這次與他們談論領養比起以前更自然,心中少了很多戰戰兢兢之感受。

老公把年初一當日在馬會會所影了的拜年照片造成了新年賀卡,email了給他的親朋好友,還在信中分享我們領養的決定及過程。想不到也激起很多在遠方的朋友的迴響。有些已婚的夫婦都回信分享其相同的經歷。以前我倆笑言:在香港實在太大壓力了,可能要到加拿大生活,少點壓力才可以生到仔呢!想不到,在加拿大生活的人也不一定容易懷孕呢!不過我很感激天父可以讓我們這些同路人結連,互相分享,同行守望,代禱支持。相信每一對夫婦要走的路也不同,但我們卻有弟兄姊妹在旁 (或在遠方) 互相支持!願意這個 blog 也可成為經歷不育/領養者的祝福,求主大大的使用!

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在遠方的姊妹寄了張心意咭來,給我們夫婦及將要來的 BB。是的,神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甚至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回想當初一心希望孩子可以與工人同在新年假前來,讓老公放假時可以與我一起學習及適應湊 BB。但神沒有這樣安排 -- 現在回頭再想,這段時間可以讓我們與工人互相適應,老公亦有空間時間去 train 她。相信之後才去接 BB回家,大家都比較容易適應 (說真的,我自己也始料不及我對於要做一個僱主的角色也有一點點 stress!假若 BB 同時到來,可能我會吃不消!)。神在我們認知以先,已為我們安排最合適的時機呢!Bonus 的是,我可以見證及參與到我們 team 搬 office 的盛事呢!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Home Approved!

二月十五日,終於收到社工的電話,說我們的領養申請被正式批核了。那一刻,並沒有預期的興奮,只可以說是 relieved -- 因為終於批了!事緣兩日前,社工又致電,問我想寄信抑或 fax 封信給我,我當然叫她 fax 到我公司吧!信 fax 來,我與同事都打了個突,心中的憤憤不平不平都湧上來。

此信是出自我那社工的上司,問了我三個問題:
1) 雖然我們的經濟合乎申請資格,但你可以說說你有什麼計劃供養孩子成人嗎?若家庭有什麼突如其來的需要時,你會怎樣處理?
2) 我們知道你家人曾在初期未能接受你們領養的決定,請你再說說他們如何改變心態及現在怎樣準備一個沒有血緣的孩子的到來他們的家庭。
3) 女申請人是一位領養社工,請問你在工作上有什麼措施去避免接觸到任何與等候被領養的孩子的資料?

我們當時莫名的憤怒,主要是因為以下各點:
1) 首先,這三條問題是否問得太遲了呢?假若我真的要索取等候領養孩子的資料,我一早就可以做到。正確的程序不是社工一開始時應該告訴我什麼不應做,什麼要避忌,而不是到差不多要批我們才問我你有沒有做到這些措施吧!
2) 第一二條問題,為何不是在做 home study 時已要問妥,並已包括在 home study 內嗎?現在才問是要 double check,還是嫌自己的下屬寫得不夠好,問得不夠詳盡嗎?(更無稽的是社工已專誠訪問了奶奶和我爸爸,難道他們沒有說,社工沒有問?)
3) 我們是 local applicants,她寫了封全英文信來,當然 expect 我們回信。試問是否每一位申請人都可以閱讀及明白英文內容,並可以用流暢的英文回信嗎?
4) 通常我們都是與我們的社工聯絡,為何這封信寫明,若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聯絡本人 (即主任本人)?是什麼特殊的情況要額外不同的處理手法?
5) 信中所用到的一些字眼非常令人不舒服,太官腔,沒有理會別人的感受,例如:home investigation report -- 我們是被調查的嫌疑犯嗎? to accept a child with no blood ties with them -- 給領養父母及被領養者看到,雖是事實,卻不太舒服吧!坊間有很多更中性的說法呢。

我與兩個同事看完都很激動 (她們其實比我更激動),覺得很不公平,甚至想過立即打電話給這主任澄清。其中一位同事提出要為我禱告,讓神冷靜我們的心。禱告後,我感到立即回信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既做妥其所要求的東西,亦可避免與這主任有任何正面衝突,以免對我的申請或對機構有任何負面影響。雖然那時還是 office hours,我用了半小時完成了回信,並立即 fax 給她。(這主任可能也沒有想到,寫英文信正是我的強項,比用電話傾好!) 信的最尾我特意加了一句:Connie has no intention to access to an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ny child waiting in the local adoption program. It is our belief that God will provide us with the most suitable child. 除了是想讓她明白到我們並沒有意欲選擇或干預,亦想表明基督徒信服神帶領的心跡,更是我們的心底話。

我的上司也是過來人,她在機構做社工時也領養了四名子女。她分享說當年她領養時也遇上不少比常人所遇多的困難與阻撓。很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是領養社工,政府更覺得需要公平,要有更多 proof 去証明他們並沒有偏私。我實在並不認同這個「公平」的定義 -- 「公平」及「沒有偏私」為何不是我與其他申請者都 go through 一模一樣的程序,我們合資格便批我們嗎?為何要我們做 extra 的東西才代表公平公正?這是一個怎樣的 logic?

Anyway,終於,我們像其他申請人一樣被批核了!看看兩星期後所舉行第一次配對會後,社工有沒有好消息給我們吧!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Coaching 情人節正日

今天雖是情人節,但我們很不平凡的渡過。因為此工人來到我們家的第一個工作天。我們一大早便起來 (其實我也並不是睡得太好),告訴及指導工人做家中的事,又帶她到附近逛逛市場、逛逛周圍環境。

很快,我便知道自己並不喜愛教人做嘢。可能由小到大,家人都給我 (甚至以前的工人) 很多自由,只要是可以做到同一效果的,也並不須要一定跟足某人的方法一步步的做。我這不依章法的性格,活現在我不喜跟食譜卻隨心配搭的煮法,亦令我在家居佈置上有無限創意。但其實最初,老公也被我這創意煮法嚇著了,亦有干預爭論的時候。慢慢當他明白這就是我的性格,我們也就開始接受對方的特性,容許大家做法上的不同。此次對工人的coaching也是一樣 -- 我很快便感到這非我所長處所在,剛好老公非常enjoy作一位教官 (可能與他是教師有關吧!),所以train工人的事,便大部份由他主理 (剛好是農曆新年假期),我安安心心上班好了!

話說回來,老公今次作僱主的角色做得非常稱職。以他平時親民沒有機心的性格,我本以為他會對工人太好,好像對朋友般。但他的表現卻令我感到很自豪。工人到埗的第一晚,開場白用了聖經歌羅西書 3:22-25 -- 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甚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當然,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歌羅西書 4:1)他 train 工人有他的方法,我很佩服!

下午工人與她妹妹有一晚特別bonus相處的時間,我送了她到又一城便在 pacific coffee 看書,等老公剪好髮後 join 我吃情人tea。tea後他回校做晚會,我便去美容院做 facial。他回家後,拿出了八月時在日本所買的「夫婦善哉」紅豆沙甜品。意義一流,糖水甜到漏 -- 略嫌... 太漏...

一位我敬愛的上司

最近與以前公司的同事有聯絡,因想趁新年約出來聚聚,並探望剛生了女兒的同事。Email聯絡當中,「重遇」以前很用心栽培我的上司。雖然很久不見,但仍有份親切感,與我對公司中其他老闆的感覺不同。我想主要是她為人有人情味、真誠及實幹,是我很欣賞及佩服。回憶我當時這黃毛丫頭,一定有很多氣得這上司紮紮跳的時候。其實沒有那四年的栽培,也沒有今天的我。

在信中,我也有告訴這位上司我準備領養的打算,她說一點也沒有驚奇,打從我轉做社工開始她已覺得我很fit in the culture。其實我也很想告訴她,我也並非如她所看的偉大,我也不過是沒法以自然方法生育,又很清楚自己想做父母,兩夫婦剛好又可接受到非一定要養育從己出的孩子,所以踏上這一步,也不是太大不了。

當我告訴了她我這blog的網址後,她竟然立即用三小時一口氣看完我的經歷,令我非常感動。很感謝上帝給我這一位很有真感情的上司,珍惜這一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