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表揚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泠天氣
這幾天天氣涼了,令我想起 Abby 初回家時,也是如此泠天氣呢!很快便過了一季 ...
這陣子 Abby 的進步與搞笑事:
- 今天發現她可以倒後行與原地轉圈!最近聽到 "jump" 時,亦可以作狀「跳」(對不起,還是雙腳黏在地上)!走路也越來越快了!
- 今天她拿著一條糖果,對著口口,望著升降機鏡裡的自己,作狀唱歌!
- 隨著越來越多次在 potty 上尿尿被讚後,我相信她明白在 potty 尿尿是一件光彩的事!
- 前幾天看見她拿著香水作狀的噴,口中還發出 "pssss" 的聲音!哈哈哈!
- 有幾晚沖完涼著衫衫時,拿著潤膚膏放耳朵旁扮打電話,大叫「公公」、「婆婆」!現在對著真電話也開始說很多 BB 話!
這陣子在看一本書叫 "Holding Time",開闊了我的眼界。原來很多時孩子的哭鬧是因為未能或未懂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 frustration。透過 holding 的過程,不但可以讓孩子明白到其 frustration 可以在父母的懷中安全地釋放出來,也在懷抱當中,父母及子女的關係可以更親密地建立,子女亦更可以信賴父母是可以保護他們,更有信心短暫與父母分開。由媽媽去做 holding 是很重要,爸爸的參與是全力支持及愛護老婆去做 holding。我親身在 Abby 一些無法停止的哭鬧中試過,想不到經過45分鐘甚至一小時的掙扎後,Abby 真的如書中所說的安靜過來,眼望著我,跟我 connect!很興奮 (雖然過程很累很沮喪)!這是一個對媽媽 (特別是在職媽媽) 的一大喜訊及 quality 親子的好方法呢!
今天正在反省為何 Abby 於我在家日子都不大肯午睡,或睡得很少。是因為她很希望我陪她 (想 maximize 與我的時間),還是嫲嫲回來後習慣了有人陪著拍著睡?今天我決定用了 holding 去讓她感到安全及有 attention... 她掙扎了,睡著了,再掙扎,最後安靜了...
這陣子 Abby 的進步與搞笑事:
- 今天發現她可以倒後行與原地轉圈!最近聽到 "jump" 時,亦可以作狀「跳」(對不起,還是雙腳黏在地上)!走路也越來越快了!
- 今天她拿著一條糖果,對著口口,望著升降機鏡裡的自己,作狀唱歌!
- 隨著越來越多次在 potty 上尿尿被讚後,我相信她明白在 potty 尿尿是一件光彩的事!
- 前幾天看見她拿著香水作狀的噴,口中還發出 "pssss" 的聲音!哈哈哈!
- 有幾晚沖完涼著衫衫時,拿著潤膚膏放耳朵旁扮打電話,大叫「公公」、「婆婆」!現在對著真電話也開始說很多 BB 話!
這陣子在看一本書叫 "Holding Time",開闊了我的眼界。原來很多時孩子的哭鬧是因為未能或未懂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 frustration。透過 holding 的過程,不但可以讓孩子明白到其 frustration 可以在父母的懷中安全地釋放出來,也在懷抱當中,父母及子女的關係可以更親密地建立,子女亦更可以信賴父母是可以保護他們,更有信心短暫與父母分開。由媽媽去做 holding 是很重要,爸爸的參與是全力支持及愛護老婆去做 holding。我親身在 Abby 一些無法停止的哭鬧中試過,想不到經過45分鐘甚至一小時的掙扎後,Abby 真的如書中所說的安靜過來,眼望著我,跟我 connect!很興奮 (雖然過程很累很沮喪)!這是一個對媽媽 (特別是在職媽媽) 的一大喜訊及 quality 親子的好方法呢!
今天正在反省為何 Abby 於我在家日子都不大肯午睡,或睡得很少。是因為她很希望我陪她 (想 maximize 與我的時間),還是嫲嫲回來後習慣了有人陪著拍著睡?今天我決定用了 holding 去讓她感到安全及有 attention... 她掙扎了,睡著了,再掙扎,最後安靜了...
Tuesday, November 27, 2007
一點領悟
最近在工作中及生活上都遇到不少準領養父母,有一點點領悟:
原來自己非常看重領養初期父母與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建立關係。當父母沒有想過要特別請假時,我很緊張。當父母因轉工而未必可以請假時,我很緊張。當然我明白自己領養也可以有產假放是天父額外的恩典,我亦不是天真到希望其他人也放三個月假去陪新回家的 BB。但是,我深信,領養父母因為沒有經歷懷胎生產的階段,也沒有了初期幾個月 (甚或一年) 與 BB 建立關係的大好時機,所以一定要在領養初期最 critical,BB 最需要安全感時努力加油建立感情。再加上普遍上等候被領養的 BB 通常已經歷過親生媽媽懷胎時的嫌棄、出生後與生母分離、可能轉換生活環境/照顧者已好幾次等等,所以要更多時間心機去 reassure 其安全感及讓其感受到養父母不離不棄的愛。假若媽媽初期也不在家照顧,BB 怎樣會認得誰是其新媽媽呢?會不會認了日夜照顧的工人阿姨或婆婆嫲嫲做媽咪呢?
雖然在這樣的迷思中,我當然也明白現今社會的工作環境、風氣,甚至經濟條件也不容許這樣請假(真可憐,別人生產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放產假,領養父母卻連要拿自己年假或 no pay leave 都好像不應該的)。同事的言論安慰了我。她說,通常這一班領養父母都是經歷了很多,想清楚很想做父母才會領養。所以他們就算工作方面未能安排好,他們也會肯為了孩子最好的利益原故去作出需要的犠牲。是的,我也是如此相信,所以作為他們的社工,我們只管繼續陪著走吧!
第二件事我領悟的是,無論生育前或領養前,必先要搞好夫妻關係。眼見不少夫婦生育前關係已有不少磨擦積怨,BB 的到來 (或等極未到來) 只會加深裂縫,甚至關係差得很卻要為了孩子而勉強生活下去,對孩子的成長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面對著一些準備領養的父母,關係中還有很多方面尚有積怨及還未解決的問題,心中很想跟他們說,不如找找婚姻輔導去清一清積存的垃圾才去領養吧!無謂令一個小生命在永無寧日的家庭中受苦吧!
為父為母,可不易呢!
原來自己非常看重領養初期父母與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建立關係。當父母沒有想過要特別請假時,我很緊張。當父母因轉工而未必可以請假時,我很緊張。當然我明白自己領養也可以有產假放是天父額外的恩典,我亦不是天真到希望其他人也放三個月假去陪新回家的 BB。但是,我深信,領養父母因為沒有經歷懷胎生產的階段,也沒有了初期幾個月 (甚或一年) 與 BB 建立關係的大好時機,所以一定要在領養初期最 critical,BB 最需要安全感時努力加油建立感情。再加上普遍上等候被領養的 BB 通常已經歷過親生媽媽懷胎時的嫌棄、出生後與生母分離、可能轉換生活環境/照顧者已好幾次等等,所以要更多時間心機去 reassure 其安全感及讓其感受到養父母不離不棄的愛。假若媽媽初期也不在家照顧,BB 怎樣會認得誰是其新媽媽呢?會不會認了日夜照顧的工人阿姨或婆婆嫲嫲做媽咪呢?
雖然在這樣的迷思中,我當然也明白現今社會的工作環境、風氣,甚至經濟條件也不容許這樣請假(真可憐,別人生產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放產假,領養父母卻連要拿自己年假或 no pay leave 都好像不應該的)。同事的言論安慰了我。她說,通常這一班領養父母都是經歷了很多,想清楚很想做父母才會領養。所以他們就算工作方面未能安排好,他們也會肯為了孩子最好的利益原故去作出需要的犠牲。是的,我也是如此相信,所以作為他們的社工,我們只管繼續陪著走吧!
第二件事我領悟的是,無論生育前或領養前,必先要搞好夫妻關係。眼見不少夫婦生育前關係已有不少磨擦積怨,BB 的到來 (或等極未到來) 只會加深裂縫,甚至關係差得很卻要為了孩子而勉強生活下去,對孩子的成長只有壞處沒有好處。面對著一些準備領養的父母,關係中還有很多方面尚有積怨及還未解決的問題,心中很想跟他們說,不如找找婚姻輔導去清一清積存的垃圾才去領養吧!無謂令一個小生命在永無寧日的家庭中受苦吧!
為父為母,可不易呢!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不太願意相信奇蹟
在澳門時,於一對巴西籍的義工夫婦家中留宿。晚上他們播放了一名巴西出名的女基督徒敬拜者的 concert 片段。義工說這女士很想生育卻遇上不育,卻對自己說要不能失去對神的信心,所以那 concert 的主題就叫「希望 esperança」。誰不知第二年她便懷了孕。
看著看著她對神的那份信靠,很感動,也很羨慕。但我知道我心中有一點點不願意去面對,去承認這些「神蹟奇事」。我思考著,覺得自己可能是因為奇蹟從沒有降臨在自己身上吧!
又或者,我要公平些說:確是有神蹟發生在我身,令我可以成為阿比的媽媽;但事卻沒有按我所希望、所祈求的去成就。
可是,我亦很清楚自己:假若當年真有我所求的奇蹟,我可能會比現在更容易去忘記神的恩惠,卻把功勞都歸給了自己。想真的,天父實在愛我才沒有讓「神蹟」發生。他是最明白我的。
看著看著她對神的那份信靠,很感動,也很羨慕。但我知道我心中有一點點不願意去面對,去承認這些「神蹟奇事」。我思考著,覺得自己可能是因為奇蹟從沒有降臨在自己身上吧!
又或者,我要公平些說:確是有神蹟發生在我身,令我可以成為阿比的媽媽;但事卻沒有按我所希望、所祈求的去成就。
可是,我亦很清楚自己:假若當年真有我所求的奇蹟,我可能會比現在更容易去忘記神的恩惠,卻把功勞都歸給了自己。想真的,天父實在愛我才沒有讓「神蹟」發生。他是最明白我的。
巴比倫之謎與夢
上星期四、五到了澳門聽講座。講者已是多年因工作認識的好朋友,她主理的講座每一次都帶給我教導小朋友的新體會,特別今次以媽媽的身份去聽。
但這幾天最大的感受卻是再看清楚澳門這地方。放眼望去,高樓都是賭場 (他們稱之為娛樂城)。我們探訪的兒童之家位於威尼斯人酒店附近,我們也有走進去轉了個圈,外面包裝華麗浪漫,卻包含著一個個使人墮落的陷阱。人的心都沒有了平安,不少人都是向錢看,迷失在紙醉金迷中。有幾個片段很深刻:
- 兒童之家的院長說澳門有二十多家賭場,卻沒有兒童遊玩的場地。我在想:政府的良心何在?澳門人還會生育下一代嗎?政府關心下一代嗎?抑或只著眼眼前的金錢機會?
- 一位宣教士分享兒童院中的護士放棄了本來的工作及專業知識,加入了賭場做事,為的當然是那份不錯的收入。另外員工當中也有親戚因為賭債而自殺。
- 抬頭看招牌燈箱都是「祈福」、「勝利」等名詞,街上不少美其名金鋪實則當鋪。色情廣告招牌當然不可少,賭場酒店都是吹捧侈華與高級享受。教會的生存空間很小,有一百人的教會已經算是很大的了。
- 回程船上後座的男士在滔滔不絕的與友人分析在賭場贏錢的方法。其以專家自居的口吻,很令我作嘔,也很唏噓。
有趣的是回程經過漁人碼頭時,看到一家賭場叫「巴比倫娛樂城」,心想,這名字實在改得很貼切 -- 巴比倫古城的結局不就是滅亡嗎?無錯,正是人的心與身都一想在這罪惡之城中滅亡了!
請為澳門這地禱告。
但這幾天最大的感受卻是再看清楚澳門這地方。放眼望去,高樓都是賭場 (他們稱之為娛樂城)。我們探訪的兒童之家位於威尼斯人酒店附近,我們也有走進去轉了個圈,外面包裝華麗浪漫,卻包含著一個個使人墮落的陷阱。人的心都沒有了平安,不少人都是向錢看,迷失在紙醉金迷中。有幾個片段很深刻:
- 兒童之家的院長說澳門有二十多家賭場,卻沒有兒童遊玩的場地。我在想:政府的良心何在?澳門人還會生育下一代嗎?政府關心下一代嗎?抑或只著眼眼前的金錢機會?
- 一位宣教士分享兒童院中的護士放棄了本來的工作及專業知識,加入了賭場做事,為的當然是那份不錯的收入。另外員工當中也有親戚因為賭債而自殺。
- 抬頭看招牌燈箱都是「祈福」、「勝利」等名詞,街上不少美其名金鋪實則當鋪。色情廣告招牌當然不可少,賭場酒店都是吹捧侈華與高級享受。教會的生存空間很小,有一百人的教會已經算是很大的了。
- 回程船上後座的男士在滔滔不絕的與友人分析在賭場贏錢的方法。其以專家自居的口吻,很令我作嘔,也很唏噓。
有趣的是回程經過漁人碼頭時,看到一家賭場叫「巴比倫娛樂城」,心想,這名字實在改得很貼切 -- 巴比倫古城的結局不就是滅亡嗎?無錯,正是人的心與身都一想在這罪惡之城中滅亡了!
請為澳門這地禱告。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小情人青梅竹馬事先張揚事件簿

今天晚上,在阿比爸爸的協助下,阿比竟然可以用筷子夾著蛋蛋,把它順利送入自己的口中呢!我們忍不住為她鼓掌!
這陣子,聽到不同的朋友告訴我,在阿比和我身上看到的愛,令他們感動,甚至有好友說因此而放心試,覺得自己或許也可以做到。加上最近在工作的講座中參與主講及分享,出席者都覺得我明白他們,很有認同感,我很感恩天父放我在適合的位置中,可以幫到更多的人。最寶貴的是藉著天父的愛與包容,我學著試著愛阿比,就在生活中,旁人就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也就是他們直接感受到天父對我們的愛。願一切榮耀都歸教我們愛的天父!
Thursday, November 08, 2007
Monday, October 29, 2007
Sunday, October 28, 2007
父母的這一步
這一步踏出去,看似容易,卻箇中包含了很大的勇氣!
今天教會有懇親旅行,之前有福音主日,邀請了我爸爸媽媽出席。爸媽對教會聚會並不陌生,佈道會也去過好幾次,去年澳洲旅行期間舅父也曾把福音詳盡地說了一遍。所以我清楚他們聽聞過福音,只是時間未到,未肯做這一個決定。
其實我也明白他們的心情,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 -- 自幼聽過神無限次,會考甚至宗教拿 A,卻沒有覺得要跟隨祂,因為自己一直都生活得不錯,自問也是一個好人,沒有行差踏錯,也不需要倚靠神,靠自己也生活得來。但是,我最終也踏出這一步,相信並跟隨祂,因我明白到,不一定是聖人才可信祂,才有資格做基督徒,反而是我肯承認自己是軟弱的,更加要靠神的幫助。只要我肯信祂,我便可以成為祂的女兒,生命也不再一樣。
今天蔡醫呼召時,我問媽媽想不想出去台前,她說沒有感動。之後再鼓起勇氣問爸爸,老公更加一句「有感動便回應」,爸爸竟說:「出就出吧!」最初他見媽媽沒有行動,想退,但我們鼓勵他自己也出去,我便帶著戰戰兢兢的心陪他出去。不久,媽媽竟也在奶奶的陪同下出來台前!
為何我會戰戰兢兢呢?我當時當然很感恩爸爸肯踏出這一步,但我亦有疑惑,爸爸明不明白出來台前的意義嗎?心情與當年與爺爺決志之後我問老公:「究竟信唔信得過?爺爺是否真的明白而作這決定?」一樣。但我轉念再想,爸爸出去之前,蔡醫剛剛說:「心裡有感動就要以行動回應,經上說『心裡相信,口裡承認』還要用腳行出來呢!」我相信,這是神在爸爸心中的工作,他願意行出這一步,是心裡願意的,我們旁人只是推一把。
我明白,也不是踏了這一步便海闊天空,從此確認自己一生跟隨耶穌,當然會有很多疑惑自己這一個決定。正如我在教會送給爸爸的新約全書上寫,希望他藉著這聖經去認識主耶穌,明白救恩更多。我知道,唯有主的話可以讓爸媽更確切知道並確認跟隨主。
爸爸媽媽,我們願意時常為你們更加認識神、認識這個信仰而禱告,願意與你們一起走!
今天教會有懇親旅行,之前有福音主日,邀請了我爸爸媽媽出席。爸媽對教會聚會並不陌生,佈道會也去過好幾次,去年澳洲旅行期間舅父也曾把福音詳盡地說了一遍。所以我清楚他們聽聞過福音,只是時間未到,未肯做這一個決定。
其實我也明白他們的心情,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 -- 自幼聽過神無限次,會考甚至宗教拿 A,卻沒有覺得要跟隨祂,因為自己一直都生活得不錯,自問也是一個好人,沒有行差踏錯,也不需要倚靠神,靠自己也生活得來。但是,我最終也踏出這一步,相信並跟隨祂,因我明白到,不一定是聖人才可信祂,才有資格做基督徒,反而是我肯承認自己是軟弱的,更加要靠神的幫助。只要我肯信祂,我便可以成為祂的女兒,生命也不再一樣。
今天蔡醫呼召時,我問媽媽想不想出去台前,她說沒有感動。之後再鼓起勇氣問爸爸,老公更加一句「有感動便回應」,爸爸竟說:「出就出吧!」最初他見媽媽沒有行動,想退,但我們鼓勵他自己也出去,我便帶著戰戰兢兢的心陪他出去。不久,媽媽竟也在奶奶的陪同下出來台前!
為何我會戰戰兢兢呢?我當時當然很感恩爸爸肯踏出這一步,但我亦有疑惑,爸爸明不明白出來台前的意義嗎?心情與當年與爺爺決志之後我問老公:「究竟信唔信得過?爺爺是否真的明白而作這決定?」一樣。但我轉念再想,爸爸出去之前,蔡醫剛剛說:「心裡有感動就要以行動回應,經上說『心裡相信,口裡承認』還要用腳行出來呢!」我相信,這是神在爸爸心中的工作,他願意行出這一步,是心裡願意的,我們旁人只是推一把。
我明白,也不是踏了這一步便海闊天空,從此確認自己一生跟隨耶穌,當然會有很多疑惑自己這一個決定。正如我在教會送給爸爸的新約全書上寫,希望他藉著這聖經去認識主耶穌,明白救恩更多。我知道,唯有主的話可以讓爸媽更確切知道並確認跟隨主。
爸爸媽媽,我們願意時常為你們更加認識神、認識這個信仰而禱告,願意與你們一起走!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模仿 + 創意 ... 無限
恭喜恭喜!阿比今天在 potty 上小便!(當然弄濕了其睡衣也不用介意了) 雖然她好可能不明白為何媽媽會指著 potty 稱讚她,但我希望她帶著這份喜悅上廁所吧,終有一日她會明白發生什麼事的!
越來越發覺這女孩模仿力很強。昨晚看電視時,看完「安美路」的廣告後,阿比竟學起蘇玉華的縮起一邊膊頭!另外一個常做的搞笑動作是把手叠在胸前,活像一個大人!
最近有一天,阿比在電視上看到廣告有泰拳踢腳的鏡頭,背倚著沙發的她,竟遞起了其中一隻腳,正是繼學行之後另一個 milestone 呢!我當然不放棄這大好機會繼續強化這動作及加點趣味吧。現在演變到當我說 「ya」的時候她就會伸出她其中一隻腳!這是繼 「beautiful eyes - 狂眨眼」及「好靚 - 雙手或單手托腮」之後,阿比媽媽所教的又一創意之作呢!
越來越發覺這女孩模仿力很強。昨晚看電視時,看完「安美路」的廣告後,阿比竟學起蘇玉華的縮起一邊膊頭!另外一個常做的搞笑動作是把手叠在胸前,活像一個大人!
最近有一天,阿比在電視上看到廣告有泰拳踢腳的鏡頭,背倚著沙發的她,竟遞起了其中一隻腳,正是繼學行之後另一個 milestone 呢!我當然不放棄這大好機會繼續強化這動作及加點趣味吧。現在演變到當我說 「ya」的時候她就會伸出她其中一隻腳!這是繼 「beautiful eyes - 狂眨眼」及「好靚 - 雙手或單手托腮」之後,阿比媽媽所教的又一創意之作呢!
Sunday, October 21, 2007
記事及搞笑之作

Potty Training 開始了!為了不讓阿比及媽媽有太大的寄望與壓力,所以只是早上讓她坐坐 potty,也不計較成效。第一周的成效當然是零!她應該未明白是什麼回事,反而穿回尿片後才辦大事。但媽媽相信 -- the time will come!
最近我們在說笑,阿比第一個學習到的數字是 "5"!因為我們每一次說 "five",她都會伸出她的手掌與我們 "high five"! 可要在此為她記下這搞笑記錄呢!
昨晚宴請弟兄姊妹,他們分享了當年在 Regent College 讀神學的經歷及生活。真好!過來人的分享令我們對將來的生活有一個更立體的概念。感謝天父體貼的供應。其中有一件趣事發生:當天弟兄穿了短褲坐在我家的沙發上,不知為何,阿比有幾次 (我看到的起碼有三次) 經過時,親吻了弟兄的膝蓋才走開。我們大人笑得人仰馬翻,說阿比就像信徒與聖人見面時會親吻其足一樣。弟兄亦笑著說,要按手降下祝福與阿比!真是超搞笑!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What Makes A Mother?
有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構成一個母親?
大部份會說血緣是最基本構成母親的條件。孩子在母腹孕育,血脈相連,孩子自成孕以來已經與母親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係。這個論調,我並不會否定。可是,假若母親只是血緣關係,那領養媽媽窮一生的精力也沒有指望可以當上孩子的母親角色?作為一個領養媽媽,我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的疑問是:假若血緣並非構成母親的原素,那什麼才是呢?舉阿比為例,她憑什麼認得出或認定我是她的母親?我與她沒有血緣是肯定的,甚至出生後頭一年我沒有與她在一起。可是,到現在,我感覺到她知道我是她的母親。她認得出我是她的母親,我認為是與我所給她的時間及心機有關。時間:當初三個月24小時貼身相處應該奏效,週間的假期及週日的共對有幫助,quantity 與 quality 同樣需要。心機:看書、交流、反省、再加堅持在家就主理所有餵食沖涼換片,很努力令她逃不出我的手指。
假若: 母親 = 時間 + 心機,那工作忙碌的媽媽便大有危機了,因為她們家的傭人將會是孩子的母親了!當然在實際生活中看到以上的例子並不新奇,但為何有些孩子縱使長期在其他固定的人手中照顧下,他們仍清楚誰是他們的母親呢?還是尚有其他原素?
可會是作為父母的權威呢?就算孩子是被嫲嫲婆婆湊,但孩子知道有些東西的最終決定權始終是媽媽(或爸爸),所以他們相信媽媽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媽媽在家擁有權威對管教孩子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
假若:母親 = 時間 + 心機 + 權威,那麼母親可能不一定是獨一的,可能有些孩子會有多於一個母親呢!我相信,阿比的寄養媽媽為她所付出的,令她成為她的母親也當之無愧。但是,兩個母親可以同時並存嗎?抑或兩個同時同等重要的話會令孩子無所適從?
我會傾向相信,不同的母親是可以並存,但若不能分重要性便令孩子很難做人。
這陣子,阿比開始叫我「媽咪」,卻把所有人 (爹爹和工人auntie) 都叫成了「媽咪」,真搞笑!
上星期與一位剛懷孕的好朋友在聊,她說起上孕婦瑜伽堂,那一刻我好像沒有以往的極端妬忌自憐心態,卻有一種羨慕的心。反省時分析,可能是自己認清我最希望的是當上母親,現在領養可以讓我當上了,所以減少了自憐不忿的感受。當然懷孕生產我也渴望經歷,是以有這羨慕的感覺。朋友說她有點擔心生產時會很痛,我說:「做了媽媽就要勇敢面對了」。無錯,當上了媽媽就要負責保護孩子,所以要萬二分勇敢!
大部份會說血緣是最基本構成母親的條件。孩子在母腹孕育,血脈相連,孩子自成孕以來已經與母親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係。這個論調,我並不會否定。可是,假若母親只是血緣關係,那領養媽媽窮一生的精力也沒有指望可以當上孩子的母親角色?作為一個領養媽媽,我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的疑問是:假若血緣並非構成母親的原素,那什麼才是呢?舉阿比為例,她憑什麼認得出或認定我是她的母親?我與她沒有血緣是肯定的,甚至出生後頭一年我沒有與她在一起。可是,到現在,我感覺到她知道我是她的母親。她認得出我是她的母親,我認為是與我所給她的時間及心機有關。時間:當初三個月24小時貼身相處應該奏效,週間的假期及週日的共對有幫助,quantity 與 quality 同樣需要。心機:看書、交流、反省、再加堅持在家就主理所有餵食沖涼換片,很努力令她逃不出我的手指。
假若: 母親 = 時間 + 心機,那工作忙碌的媽媽便大有危機了,因為她們家的傭人將會是孩子的母親了!當然在實際生活中看到以上的例子並不新奇,但為何有些孩子縱使長期在其他固定的人手中照顧下,他們仍清楚誰是他們的母親呢?還是尚有其他原素?
可會是作為父母的權威呢?就算孩子是被嫲嫲婆婆湊,但孩子知道有些東西的最終決定權始終是媽媽(或爸爸),所以他們相信媽媽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媽媽在家擁有權威對管教孩子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
假若:母親 = 時間 + 心機 + 權威,那麼母親可能不一定是獨一的,可能有些孩子會有多於一個母親呢!我相信,阿比的寄養媽媽為她所付出的,令她成為她的母親也當之無愧。但是,兩個母親可以同時並存嗎?抑或兩個同時同等重要的話會令孩子無所適從?
我會傾向相信,不同的母親是可以並存,但若不能分重要性便令孩子很難做人。
這陣子,阿比開始叫我「媽咪」,卻把所有人 (爹爹和工人auntie) 都叫成了「媽咪」,真搞笑!
上星期與一位剛懷孕的好朋友在聊,她說起上孕婦瑜伽堂,那一刻我好像沒有以往的極端妬忌自憐心態,卻有一種羨慕的心。反省時分析,可能是自己認清我最希望的是當上母親,現在領養可以讓我當上了,所以減少了自憐不忿的感受。當然懷孕生產我也渴望經歷,是以有這羨慕的感覺。朋友說她有點擔心生產時會很痛,我說:「做了媽媽就要勇敢面對了」。無錯,當上了媽媽就要負責保護孩子,所以要萬二分勇敢!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家長plus+ 的抄雜感
家長 plus+ 是我們領養部門所想出的新名詞,代表著領養家長,因為他們既是家長,要不斷更新反省自己在教養孩子的方式及態度,亦因為孩子是被領養的關係,需要好學不倦的學習及理解有關一切領養的事。所以他們是非一般的家長,正是家長 plus --> 家長再加一點點呢!
以下是這個家長 plus 近日對領養及普通 parenting 的抄雜感:
- 蔡醫在一個青少年佈道會中分享了一個答不出「什麼是愛?」的終身監禁犯人的故事,令我立志要為做好媽媽的本份,好讓阿比找得到這個答案。
- 與一班家長 plus 聚會時,有家長說她教導其領養孩子會留了幾分,因為她知道自己始終不是其親生母親,為免女兒會執著這弱點去反駁她。但我卻不認為這是應當的 -- 可能她女兒尚且乖巧所以如此教也沒有太大問題,但假若父母避重就輕的管教,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有把柄而不去尊重他們,況且父母心中的不肯定可能也是質疑自己夠不夠資格去管教,特別是那些仍然未能放得開「孩子不是己出」這事實的領養父母。既然社工及法庭都已授予了我們做其父母的權利,我們便要全然投入,做父母要做的事。就算他日孩子有質疑的「氣」言,我們也應有自信的肯定自己作為父母的地位。其實,我們裡裡外外都是孩子的父母呀,無論有沒有生過他們!
- 與他們討論「打不打孩子」這課題時,當然社工的立場是「打不得」吧!但想深一層,我不希望打阿比的原因是有一次她不滿意用手打我的時候,我對她說:不可以打人呀!我當時立即想起她之前做錯時我也有打她的手手一下,我說不可以打人自己卻打她,不是自相矛盾,沒有說服力嗎?如此教,有用嗎?還是真正的身教才是上策。
- 原來有家長自己並不信主,卻因為別人說孩子在教會中長大會乖巧些而帶孩子返教會!他們好像視兒童主日學為其孩子所參加的興趣班其中之一,令我大開眼界,並感到難以相信!自己堅持不信主甚至不返教會的父母,問其他父母有沒有方法教青少年孩子繼續返教會 -- 真的會可行嗎?阿媽你叫我返你又唔返?你話你唔信所以唔返,為何一定要我信?
- 席上有家長分享她會以聖經真理教養孩子,因為世上有太多不斷改變的價值觀,不同人有不同準則 (例如近年多元性愛4P5P等令人不寒而慄),只會是口跟鼻互不溝通。唯有聖經中的真理是不變的。天父如此要求父母遵守,他也是以同一準則要求孩子。令我想起我以前與人分享我為何對老公有信心,對這段婚姻有信心 -- 其實我是對天父有信心。假若大家都是信神,行為思想就有同一個準則依據,就算偶而走差了,也懂得向哪兒回轉;不懂得回轉的話,還可以向天父禱告,他會帶領人回轉。神就是我們的憑藉、依據。
以下是這個家長 plus 近日對領養及普通 parenting 的抄雜感:
- 蔡醫在一個青少年佈道會中分享了一個答不出「什麼是愛?」的終身監禁犯人的故事,令我立志要為做好媽媽的本份,好讓阿比找得到這個答案。
- 與一班家長 plus 聚會時,有家長說她教導其領養孩子會留了幾分,因為她知道自己始終不是其親生母親,為免女兒會執著這弱點去反駁她。但我卻不認為這是應當的 -- 可能她女兒尚且乖巧所以如此教也沒有太大問題,但假若父母避重就輕的管教,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有把柄而不去尊重他們,況且父母心中的不肯定可能也是質疑自己夠不夠資格去管教,特別是那些仍然未能放得開「孩子不是己出」這事實的領養父母。既然社工及法庭都已授予了我們做其父母的權利,我們便要全然投入,做父母要做的事。就算他日孩子有質疑的「氣」言,我們也應有自信的肯定自己作為父母的地位。其實,我們裡裡外外都是孩子的父母呀,無論有沒有生過他們!
- 與他們討論「打不打孩子」這課題時,當然社工的立場是「打不得」吧!但想深一層,我不希望打阿比的原因是有一次她不滿意用手打我的時候,我對她說:不可以打人呀!我當時立即想起她之前做錯時我也有打她的手手一下,我說不可以打人自己卻打她,不是自相矛盾,沒有說服力嗎?如此教,有用嗎?還是真正的身教才是上策。
- 原來有家長自己並不信主,卻因為別人說孩子在教會中長大會乖巧些而帶孩子返教會!他們好像視兒童主日學為其孩子所參加的興趣班其中之一,令我大開眼界,並感到難以相信!自己堅持不信主甚至不返教會的父母,問其他父母有沒有方法教青少年孩子繼續返教會 -- 真的會可行嗎?阿媽你叫我返你又唔返?你話你唔信所以唔返,為何一定要我信?
- 席上有家長分享她會以聖經真理教養孩子,因為世上有太多不斷改變的價值觀,不同人有不同準則 (例如近年多元性愛4P5P等令人不寒而慄),只會是口跟鼻互不溝通。唯有聖經中的真理是不變的。天父如此要求父母遵守,他也是以同一準則要求孩子。令我想起我以前與人分享我為何對老公有信心,對這段婚姻有信心 -- 其實我是對天父有信心。假若大家都是信神,行為思想就有同一個準則依據,就算偶而走差了,也懂得向哪兒回轉;不懂得回轉的話,還可以向天父禱告,他會帶領人回轉。神就是我們的憑藉、依據。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 言22章6節>
願意以這金句竭力教養阿比。
Tuesday, October 09, 2007
以下是一宗「仆崩鼻」意外的報導
我們是真的如此 open 嗎?
上星期五晚,在機構穿針引線之下,我們接受了 TVB 的訪問,談談領養。有緣的話,會在六點半新聞中播放。對於媒體訪問,我們夫婦倆都很樂意參與,原因是我們很希望可以為改變其他人對領養的看法出一點力。我們如此正面的看領養,我們亦希望可以影響更多人對領養的看法。我所接觸的領養父母中,其實只有很少部份肯站出來接受媒體訪問,肯正面出鏡的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大多是說不希望子女被人標籤成「被領養者」,與人不同。我明白這班父母想保護孩子的用心,但我與老公卻有另一個看法。
我們認為,假若我們真心覺得領養是一件好事美事,那接受媒體訪問時需要遮遮掩掩的實在說不通。有些家長覺得要保護孩子的私隱,不希望孩子在街上被別人指指點點。我卻認為,假若我們一直教導女兒領養是一件見得光的美事,而且是她真實的過去,相信她並不一定會覺得太尷尬羞恥。領養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更要致力幫助女兒正面的看自己的過去、自己的身份,而不是像駝鳥般閃閃避避把頭藏在沙堆裡自欺欺人。
負責的同事不止一次問我,真的如此 open?你剛剛對著鏡頭說若你的女兒需要,你會與她一起尋找生父母,說不定他們真的找上你們呢?我與老公卻不擔心,我們相信社署的尋根制度,也相信負責的社工會替我們評估及溝通。在這法治社會,我們並不擔心昔日的電視劇橋段會真的出現。
我們認為,假若我們真心覺得領養是一件好事美事,那接受媒體訪問時需要遮遮掩掩的實在說不通。有些家長覺得要保護孩子的私隱,不希望孩子在街上被別人指指點點。我卻認為,假若我們一直教導女兒領養是一件見得光的美事,而且是她真實的過去,相信她並不一定會覺得太尷尬羞恥。領養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更要致力幫助女兒正面的看自己的過去、自己的身份,而不是像駝鳥般閃閃避避把頭藏在沙堆裡自欺欺人。
負責的同事不止一次問我,真的如此 open?你剛剛對著鏡頭說若你的女兒需要,你會與她一起尋找生父母,說不定他們真的找上你們呢?我與老公卻不擔心,我們相信社署的尋根制度,也相信負責的社工會替我們評估及溝通。在這法治社會,我們並不擔心昔日的電視劇橋段會真的出現。
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Our Chinese Doll

若有興趣看阿比週日上演的「烈火戰車」劇照,歡迎登上阿比公公的 blog。
Monday, October 01, 2007
以感恩與立志為祭
一年一度、一連三日教會的退修營結束了。去年的我是帶著火熱的心離開,今年是帶著平靜安穩,但仍相同的是幸福可以與弟兄姊妹一起相交的時間。今年的反省似乎沒有去年的多,卻是恩典處處:
- 去年以為今年有孩子就不一定能參與在其中,誰不知天父給我們的 Abby 再不是 baby 了;經過半年的適應,她可以容許我們放她在家去退修;亦多得有爸爸媽媽的愛心支援。
- 第一晚姊妹領詩時,為我老公等候讀神學而代禱。很多弟兄姊妹都為這消息而驚訝,說我們每年都有重大決定,卻也收到不少祝福及支持。
- 蔡醫第一晚帶領我們做安靜操練後,我問的問題引發了他借我們讀神學的決定去補充解釋 -- 他指出了受感動就去讀神學與安靜等候神才去讀的分別 -- 提醒了我要 consciously 等候神的重要性。加上「等候」一詞已一早在一位姊妹口中出現過,所以今次重遇「它」,更覺是天父再一次提醒。
- 與一位弟兄說起若讀神學便要賣樓,他問我:你層樓有沒有負資產?我說沒有 (我知他有),心中感恩這位弟兄讓我看到,其實賣樓並不是必然可以解決讀神學的經費問題。願不願意放棄這層樓已不重要,我為我們沒有負資產而感恩。
- 出營之時與幾個弟兄姊妹聊起,大家都竟意猶未盡,再相約晚上再聚。我們三家人便過了一個愉快溫馨的晚上。平時雖在教會常見面,但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傾談。這一聚,大家都可以多認識各自在神裡的經歷,很寶貴!孩子們也玩得開心 (當然孩子逗得大人更開心吧!)。這份主內的情誼,真好!
想不到只是一天沒有見,阿比在星期日晚我們回家後很不聽我們指示!相信是突然不同的 schedule 令她的自我、挑選權威、硬頸的一面重新浮現了!甚至很久沒見的「哭到嘔」絕招竟重出江湖!幸好,經我們重回家中,重執政權之後,她又回復以往的阿比了!
不要忘記的是我們一組人向神的立志:pray, wait, stay, rest and change! 我會提醒自己要安靜等候神!
- 去年以為今年有孩子就不一定能參與在其中,誰不知天父給我們的 Abby 再不是 baby 了;經過半年的適應,她可以容許我們放她在家去退修;亦多得有爸爸媽媽的愛心支援。
- 第一晚姊妹領詩時,為我老公等候讀神學而代禱。很多弟兄姊妹都為這消息而驚訝,說我們每年都有重大決定,卻也收到不少祝福及支持。
- 蔡醫第一晚帶領我們做安靜操練後,我問的問題引發了他借我們讀神學的決定去補充解釋 -- 他指出了受感動就去讀神學與安靜等候神才去讀的分別 -- 提醒了我要 consciously 等候神的重要性。加上「等候」一詞已一早在一位姊妹口中出現過,所以今次重遇「它」,更覺是天父再一次提醒。
- 與一位弟兄說起若讀神學便要賣樓,他問我:你層樓有沒有負資產?我說沒有 (我知他有),心中感恩這位弟兄讓我看到,其實賣樓並不是必然可以解決讀神學的經費問題。願不願意放棄這層樓已不重要,我為我們沒有負資產而感恩。
- 出營之時與幾個弟兄姊妹聊起,大家都竟意猶未盡,再相約晚上再聚。我們三家人便過了一個愉快溫馨的晚上。平時雖在教會常見面,但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傾談。這一聚,大家都可以多認識各自在神裡的經歷,很寶貴!孩子們也玩得開心 (當然孩子逗得大人更開心吧!)。這份主內的情誼,真好!
想不到只是一天沒有見,阿比在星期日晚我們回家後很不聽我們指示!相信是突然不同的 schedule 令她的自我、挑選權威、硬頸的一面重新浮現了!甚至很久沒見的「哭到嘔」絕招竟重出江湖!幸好,經我們重回家中,重執政權之後,她又回復以往的阿比了!
不要忘記的是我們一組人向神的立志:pray, wait, stay, rest and change! 我會提醒自己要安靜等候神!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精叻 BB

叻事 2:有一天晚飯後,我們喝豆漿阿比又想喝。我們把喝完的豆漿紙盒拿給她,她發覺沒有豆漿後,竟把自己的吸管杯倒轉放在紙盒的開口上,期望內裡的水會流到紙盒中 (當然是不成功吧!)
叻事 3:在弟兄姊妹家開完小組後,我對 Abby 說:「我哋走啦!」她竟然拿起離她不遠她的鞋子給我,叫我幫她穿起來 (華生更叻,他拿了我的鞋子給我!)

叻事 4:昨天在公園草地上準備離開時,阿比拿起鞋子嘗試放近腳腳。
叻事 5:有一天我們揭起油壓床拿東西後,我發現阿比嘗試把 mattress protector 揭起,看看可否像爸爸一樣把整張床都揭起來!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這刻,想起女兒親生媽媽
這刻,想起女兒的親生爸爸媽媽。不知道他們生活如何,還在一起嗎?抑或已各自生活?生活順利嗎?希望神帶領及保守他們的生活。
這刻,想起女兒的親生媽媽。不知道她生阿比的時候是否很痛苦呢?她是如何做決定要放棄撫養權的?過程很大掙扎嗎?現在有沒有想起阿比呢?
這刻,看著他們的照片,忽然明白到為何阿比如此瘦削,皮膚黑黑的,原本她與親生媽媽很相似。我也放心,因為我可以不用期望阿比可以變得肥肥白白。
這刻,拿著照片給女兒看,慶幸她擁有這珍貴的相片。因為有了它,她的親生父母變得可信實在;有了它,阿比不用幻想自己可能是貴族血統或富豪後代;有了它,他日或許可以填補她心中的缺口...
我們與他們並沒有血緣,甚至素未謀面,卻因阿比的緣故連了起來。我們的女兒,屬於我們,也是屬於他們的。在阿比的生命中,我們同樣重要。
這刻,想起女兒的親生媽媽。不知道她生阿比的時候是否很痛苦呢?她是如何做決定要放棄撫養權的?過程很大掙扎嗎?現在有沒有想起阿比呢?
這刻,看著他們的照片,忽然明白到為何阿比如此瘦削,皮膚黑黑的,原本她與親生媽媽很相似。我也放心,因為我可以不用期望阿比可以變得肥肥白白。
這刻,拿著照片給女兒看,慶幸她擁有這珍貴的相片。因為有了它,她的親生父母變得可信實在;有了它,阿比不用幻想自己可能是貴族血統或富豪後代;有了它,他日或許可以填補她心中的缺口...
我們與他們並沒有血緣,甚至素未謀面,卻因阿比的緣故連了起來。我們的女兒,屬於我們,也是屬於他們的。在阿比的生命中,我們同樣重要。
Subscribe to:
Posts (Atom)